【推荐】老家的春节作文六篇
在平平淡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家的春节作文6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我的老家在湖南浏阳,那儿可是一个有名的烟花盛产地呢!外婆曾经跟我说过:“浏阳花炮响天下,天下花炮数浏阳!”
每次过年回去,一进门,我的堂弟果果就会扑过来,激动地说:“豆豆姐姐,终于见到你啦!走,我们去对面小区找小姑姑和典典姐姐吧!”每逢这个时候,外公就会塞给我们一大堆踩炮,叫我们带去玩。
一到小区,我们就和表姐(典典)找到一块空旷的水泥地,玩起踩来。“豆豆姐姐,你看我扔的多远!”“这算什么?我还会‘天女撒花’呢!”“唉!怎么弄的?”“哈哈!果果,不是这样!把一包拆了,然后几个踩炮一起扔!”我和果果边玩边说,逗得一边的表姐哈哈大笑起来。正当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,小姑姑从楼上阳台探出头,朝我们喊:“典典,豆豆,果果,上来吃饭了!吃完饭还有烟花玩!”我们一听,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。
一进门,我就看见亲戚们已经坐在饭桌边等我们了!小姑姑、大姑姑、帅帅哥哥、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、弟弟、外公外婆、大姑父……好多好多呀!三下五除二扒完饭,我们小孩子到客厅看书、玩游戏,大人们则坐在饭桌前喝酒、聊天。
夜幕刚刚降临,小孩子们就缠着大人说要玩烟花,如果哪个大人肯陪我们去玩花炮,我们就会高兴的一蹦三尺高,棉袄都来不及穿就冲了出去。记得有一次,我看着满箱花花绿绿的烟花,不知点哪个好。突然,背后传来“轰”的一声,把我吓了一大跳!我转身一看,发现是表姐点了一个“海绵宝宝”!那烟花还真不错呢!黄的火花里夹杂着红的、绿的、白的火花,美轮美奂!玩了好久,我们又重新上楼,与亲戚们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。
这就是我老家的春节,什么时候你也来玩呢?
今年春节,我和爸爸、妈妈回到了老家过年。我们的老家在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,那是一个偏僻的小乡镇,但是那里的春节却是很热闹。腊月三十这一天,一大清早人们就起来帖春联、挂灯笼。我们家在我的催促下也很快地挂起了灯笼,在门上帖上了春联。
上午的时候,爷爷奶奶都忙着做团年饭,一桌热热气滕滕的团年饭做好了,爷爷叫我们准备团年,这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酒菜,最让我喜欢的是屋外面有一串长长的火炮,这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放鞭炮了。我叫爸爸快点放吧,爸爸让我们离远点,放鞭炮要注意安全,只见爸爸用火机点燃了鞭炮,那响声真是太吓人了,放了好长的时间才放完。奶奶说:“今年我们家的火炮放的声音多响,今年大家一定都有好运来!”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年饭了,爷爷爸爸他们一边喝酒,一边吃菜,还一边说说笑笑,我很快就吃完去看春节晚会了。
我喜欢在老家过春节!
“咻!霹雳啪啦!”是什么声音啊?哦,原来是家里在放烟花啊!我们每年回老家团圆都放烟花:什么“一根枪”、“金玉满堂”、“美猴王”……数不胜数,“玩不胜玩”。爸爸慢慢走向一盒烟花,手里拿着一根香。“咝……”“快跑!”爸爸说。“咻!”烟花像迫击炮一样飞上了天空,爆炸时,又像刀刃一样划破了黑夜的天空。美丽极啦!
我最难忘的就是团圆饭了!有烧鸭、叉烧、牛肉、麻婆豆腐……美食琳琅满目,真是让人“口水直流三千尺”。边上的两条小狗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们,好像在说:“我也要吃,我的肚子都在唱‘空城计’了”。于是,我加了一块东坡肉丢向它们。这两条小狗为了吃这香气浓浓的东坡肉,还展开了一场战争。小一点的狗先用爪子摸了两下,又慢慢地把头靠近这块肉,发现没事,于是他迅速叼起这块东坡肉。说时迟,那时快,小狗刚叼住那块肉时,脸就被大狗那“温暖”的手扇了一下,肉又飞了出去。大狗和小狗奔向那块肉,最后,肉被小狗给叼走了。小狗还没有把肉吃下去,大狗迅速冲过来,用爪子抓小狗,把它身上都抓出血了,可是小狗还在吃肉,真是人为财死,狗为食亡啊!
老家的春节很热闹,是我喜欢的春节!
今年大年二十九,我们一家三口打点行装,入住了奶奶家,在那里我们和奶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。
大年三十下午,我和我四叔家小妹正在有说有笑的嬉戏着,“来来来,贴对联了!”只见爸爸端着一盆浆糊,边走边喊。“好嘞!”我们欢呼雀跃,要知道, 贴对联可是我国春节时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,我们怎么能不投入当中呢?于是我们也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。在贴的过程中,爸爸担当起了贴对联的重任,我和妹妹 则负责帮忙,
……
“儿子,把刷子给我递上来,我要扫扫上面。”
“好嘞!”我恭恭敬敬地把毛刷递上去。”
“儿子,把对联中的横批递给我,开始贴了,你可得配合点。”
“好嘞,我一定配合。”
……
过了一会,一处贴完了,我们又立刻转向下一处。我们就这样默契配合着。在这过程中,我明白了每个地方贴对联都贴的不一样,如在厨房里就该贴有关祈福 的话,在进门、出门的显眼的地方就该贴向人祝福的话,在长辈屋子里应该贴祝福身体健康的对联,每个地方都有不同说法,真是眼花缭乱。我还知道了对联的贴 法、对联的格式,收获的知识不知多少箩筐。
晚上,我们开始包饺子,包饺子可是年三十晚上的主角戏,我这一回为了尝鲜,所以也投入其中了。我首先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,之后再把饺子馅用筷 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饺子皮上,注意一定不要放的太多或者太少,我在放的时候由于心急,放多了饺子馅,结果饺子撑破了,导致第一次包就失败了,没关系,慢慢 来,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,各环节都注意,我慢慢地放馅,小心翼翼的捏,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,我那时心里乐开了花。包饺子是我第一次涉足的活 动,因此我明白了许多,如饺子皮怎么擀、饺子怎么捏等等,真是受益无穷。
大年初一早上,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了,因为爸爸告诉我,在今天人们都要走门串户给长者拜年。拜年在泰安我们也拜过,可是在老家我从没想到过有那么大 的阵势,我们一出大门,就碰到了本家的亲人们,我们也加入到其中,过了一会儿,我回头一看,发现身后足足有二三十口人,每到一家,就互道祝福的话,问老人 身体好不好,关心孩子的学习,并且互赠礼物,真是忙的不亦乐乎。等全部走下来,我的腿已经酥了,不过心里很开心。
在老家过春节,我还是第一次,其实也没什么不好,乐趣多多,知识多多,真是“一箭多雕”呀!我喜欢在老家过春节!
春节就要到了,我去外婆家那边过年,外婆家在农村里。可以放鞭炮,不会有城管过来制止,这使我很开心。
在外婆家里过春节十分有趣,早上一醒来就与小涛哥哥拿着压岁钱,跑到商店里买了五盒“大红鹰”插炮,一盒里面还有许多小盒子,小盒子里有很多插炮,这让我觉得很像香烟盒子。拿出打火机,点燃向前猛的一扔,“啪!”声音清脆又响亮,有时我会把插炮中的火药搞出来,摆在地上,然后把插炮放到火药的周围,我拿着打火机,十分小心的靠近火药,如果没操控好就会烧到自己的手。“噼里啪啦!”火药点燃了周围的插炮,我们还点燃插炮往水里炸,点燃插炮,一开始点火的地方冒出了火花,等冒出白烟时就要赶紧往水里扔,一声低沉的.“嘭”响起,水花四溅,弄湿了我们的衣服。
中午,我们要去祭祖,保佑平安吉祥。叔叔拿了一篮子酒肉,舅舅拿着黄纸,山路极其难走,路上长满了竹子,叔叔拿着镰刀在前面开路。看着路上以前被砍掉的竹子,现在尖尖的竹梢踩中了鞋子破就会开裂,一不小心摔倒了,恐怕就要去医院了。我们小心翼翼的向前走,拜完了一个祖宗,又要去另一个地方,我虽然十分诚意的向祖宗拜,可是我却连祖宗的名字也不知道。虽然现在是冬天可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我也是大汗淋淋,走到一些惊险的地方就算不出汗也会被吓出一身冷汗,祭祖的地方都在杂草重生,无人过往的地方,走起来也很吃力,有时天上飞出几只小鸟,草丛中发出“沙沙”的响声,都使我胆战心惊,回到家里时,我的衣服都脏了,甚至有一些被小树枝划破的裂缝,十分狼狈的样子。
晚上我们一起吃团圆饭,有:蛋饺,米粉肉……等有特色的菜,吃的正香时外面响起了烟花的声音,烟花升起,在天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好看极了,大家拿着筷子,夹一块干菜肉,盛一瓢鸡汤,啃一只猪肘子。小涛哥哥吃了一碗再吃一碗,嘴边粘着不少饭,瞧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逗笑了不少人。人坐在火桶里暖极了。外面寒风呼啸,也影响不了我们一家快快乐乐的吃饭那温馨的气氛。春晚开始了,动听的歌曲让人陶醉其中,搞笑的小品令人捧腹大笑,就连最早睡觉的外婆也守到了现在。
这个年就在这样其乐融融中度过了。
春节到,福气也就到了,街上早已经被打扮得红红火火,街上的人也显得轻松自在。腊月初八,准是香味叫醒你的。家家都用大锅子、大勺子熬腊八粥,桂圆、红豆、麦子,一起放锅里煮,等到这些食物在锅里“开了花”,露出结实的身体时,就可以舀到碗里了。尝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吃。
腊月二十三,我们那里是过小年的。街上卖各种玩意儿的货主,早早在那儿候着呢!绿豆糕、麦芽糖、板子面,听著名字就让人卟嘴馋。春节放假,小伙伴们把书包往家里一扔,攥着父母给的小钞票,匆匆跑到街上。有钱孩子为了显摆身份,举高钱大喊:“俺请客,俺请客。”便都奔过去,抢着糯米糍要。这是胡同里小孩最爱吃的甜品,外面裹着白面面,里头藏着红豆馅儿和花生。我并不太喜欢吃,但每次都是被伙伴们的热情逼吃下去,渐渐吃出了味道,大概就是——年味儿。大人们在这一天里最忙,他们要准备伺候过年的用品,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。过了二十三,大人小孩都坐不住,他们要大扫除一次,新年可是个吉祥的日子,不能在过年那天,饭里还能吃到灰尘呀!大扫除过后,人们还得去买大鱼大肉,过年得吃点好的。街上的食品价格都猛涨,每次去买东西,总能听到背后老人们之间的讨价还价,便也添了份匆忙的味儿。除夕这个日子,在奶奶手里是从凌晨二点开始的,来不及庄重梳弄,潦草穿几件衣裳,就去厨房炕头生火烧柴,厨房这一天便也不孤单了。到天亮吐白时,匆忙的一天开始了。门外早贴好了红红的对联,窗子上贴好了丰富的窗花。街上喧哗一片,到处是放炮的人,放炮的烟气。小孩放小炸炮,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儿:“王炸”、“炸死你”……大人放烟花,放大炮。赶路的人这回可惨,要从这“生死岛”中逃出来,常常是衣服裤子上,头上,揣着几个炮纸。家里人放炮,我却躲在家里捂耳朵。看那卖早点的铺子,包子粘上了几层灰?仍有人往嘴里送。
在除夕这晚,是要团圆的,是要吃团圆饭的,一些因为工作所迫实在不能赶回家里头的人,便也打电话,说些嘘寒问暖的话,这渗出的亲情,由电话线牵引着他们。除了团圆,晚上还得不睡觉,守岁。家里人看重这个,我每次都是刚躺下就又被奶奶喊醒,或是被新年的炮声吵醒。这个晚上就漫长了。
正月初一,总算清静了,可以睡个懒觉啦!我们还要去亲戚家拜年,这实在快活。主人总是拿个大碗,盛满满的煮熟了的茶叶蛋,送到我们面前,吃撑了还往我们嘴里送。我们常常是主人给我们一个鸡蛋,就往口袋里塞,好回家打扫干净。我快活的并不是这个,而是主人会给我们饱满的红包,说一句“谢谢”,便笑着跑到街上,要啥买啥。家里也常是有客人的。我们这些年纪小的,是不得上桌吃饭的,不过这也好,奶奶常常把我们叫进厨房里,让我们每个人都捧着个小碗,依次往我们碗里舀肉汤或大鸡腿。所以,桌上那些大鱼大肉,咱们都是细细品尝过的。小孩子们要吃,大人是管不住的,看那精准的体重计,指针转了几圈?才知道已不能再吃。
春节在正月十九收尾了,人们又恍恍惚惚地投入生活。大人们忙于工作,小孩收回了心,认真读书。
于是,老家的春节红红火火地走来,又红红火火地扬长而去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