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必备】《热闹的春节》作文八篇
在平平淡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热闹的春节》作文8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转眼间春节就要到来了。我乐得合不拢嘴,瞧!一大清早,母亲就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。
到了新年的晚上,爸爸急急忙忙的打开了电视,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节目,正在吃饭的爷爷、奶奶、母亲和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,对着电视机。我家春节必做的事,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。奶奶说: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的强大,所以必看。
除了以上习俗外,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:初一的汤圆,初二的面,初三的饺子。初四之后的初五、初六、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。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俗,就是初一不准花钱,至于为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估计是想要发财吧!
其实,要说过年的习俗,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初一不能扫地和倒垃圾,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。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,就是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灯一定要亮,家家要吃汤圆,寓意团圆。
上面的三大习俗,都是山城重庆人必做的,如果你不是山城重庆人,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。
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,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。
天是大年二九,由于今年没有大年三十,所以,在大年二九,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热闹的节日——除夕。在大年二九的晚上十二点,我们随着家家户户的鞭炮声,又长大了一岁。
大年二九的晚上,我们在奶奶家门口垮了火盆,只要你跨了火盆,就代表着你又长大了一岁,这也是我们崇武的传统习俗。
回到了姑姑家,我们点燃了一大筒的烟花,这些烟花各式各样,有的像一个大圆球,有的像一个爱心,还有的像一束漂亮的玫瑰花;颜色也很丰富,有紫色的,有蓝色的,有黄色的,还有绿色的……。跟爸爸妈妈,姑丈还有阿若姐姐站在一起看着漂亮的烟花,心里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,突然感到好幸福。
看完了自己点燃的烟花,阿若姐姐拉着我的手跑到了三楼去看别人放的烟花,黑黑的天空可热闹了,家家户户都放着烟花,天空中到处都有烟花,这一家的烟花放完了,那一家的烟花又开始放了,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。我还从来都没有看过这么壮观的景象。
烟花放完了,我们也该睡觉了,躺在床上,脑海里还在想着那五彩缤纷的烟花,和那热闹的天空。这真一个热闹的,让人难忘的春节呀!
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,每年的春节是最热闹、最受百姓欢迎、最让人重视的节日。春节又是人们合家欢庆团聚的日子。过春节,可以分为几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:春节前,把房屋打扫干净,要贴春联、贴福字。这就是辞旧迎新,因此我帮外婆家写了春联。春联的内容是这样的:同心同庆康乐新春共享共赢盛世年华;九州鸿运进福门 平安是福值千金。
春联把节日装点得红红火火,热热闹闹,喜气洋洋。
第二部分:除夕之夜,是一年中家家户户最热闹温馨的时候。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。桌子上不但有鱼,而且还有做成鱼形状的八宝饭,象征着兴旺吉祥、年年有余(鱼)。
吃过团圆饭(也就是年夜饭),大家开始放鞭炮、放烟花。烟花各种各样,有“天女散花”,有“金鸡独立”,有“孔雀开屏”,也有“火树银花”……五彩缤纷的烟花把天空照得通红透亮。
然后,全家守在一起,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,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。
大年初一早上一睁开眼睛,我就对爸爸妈妈说:“爸爸妈妈,新年快乐!身体健康!工作顺利!万事如意!”在去外婆家的路上,我看到大家都穿着新衣服,打扮得漂漂亮亮,手里拎着大礼包,走向各自长辈家,呈现出一派安乐、喜庆、祥和的节日气氛。
过春节真好啊!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
每年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,热闹非凡。
年三十到了,每户人家都忙个不停,我们家也不例外,妈妈拿起对联,走到门外,把对联贴在门上,又把“福”字倒贴在家里的墙上。我却坐在沙发上,津津有味地看春晚。爸爸就在厨房里烧年夜饭。一家人非常热闹。
我们吃好年夜饭,就来到下面放鞭炮。爸爸点燃鞭炮,然后,鞭炮就一下子直冲云霄,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起来。在天上有的像花朵,有的像铅笔,还有的像鸭子,他们不但形状不一样,而且颜色也不同,白如雪,粉如霞,黄赛金,可美了!
大年初一早晨,我生病了,但是,我还是穿上了漂漂亮亮的衣裳。中午本来是要去一个饭店,一起和家人吃顿饭,但是现在我生病了就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和家人一起去吃饭了,我只好在家等着妈妈回来给我长辈们的红包了。晚上,妈妈回来了,她把嬷嬷和外婆给我的压岁钱都给了我,我连忙打开,数了数,哇,一共有一千五百元呢!
春节真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日子。
鞭炮响亮的“歌声”吵醒了沉醉于美梦的人们,他们慢慢地睁开了眼,看着那刺眼的太阳“新的一年又来临了”脸上挂满了笑容。
过年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,因为这一天既是人们的活动日,也是人们的团圆日。
活动日,人们可以暂时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,舒活舒活筋骨,抖擞抖擞精神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无忧无虑;小孩子们更是开心,新的一年对他们来说是很愉快的,他们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西,玩好多好玩的游戏,还可以拿压岁钱。瞧!他们满面笑容,多可爱!
团圆日是远方打工的人们最盼望的,他们长期在外地打工赚钱,很辛苦!一年里也只有这一天可以回家看看父母,他们匆匆赶回老家与父母团圆。父母看见儿女回来,都高兴地流泪了。全家围着一张大圆桌,一边吃一边谈着孙子和生活怎么样……,有说有笑的,吃完饭后,便拿着写东西去亲戚家拜访,还包了些压岁钱给亲戚的儿女或孙子,两家也坐下聊了一会话,又匆匆地去另一家拜访……,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笑。
最热闹的当然是晚上了,人们打折方桌或圆桌,摆上拜祭的东西,小孩子们则和朋友嘻戏,扯着爸爸的衣服说:“爸爸,给我买小烟花棒吧!”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在春节过得开开心心的,自然会给孩子买。小孩子一般都是买那种较小的烟花,叫父母点一下火,这烟花点起来后很漂亮,小孩子就喜欢在街上走来走去,所以街上不时出现小烟花棒的影子。比较大的孩子就玩那种烟花棒,他们小心翼翼地点起火,烟花猛冲上天,给黑色的天空点缀了色彩。看着这写漂亮的烟花,人们的心情更加好了。这样的气氛,当然少不了一场好戏。大家都和亲人、朋友结伴到看戏的地方,哪里更加地热闹,看戏前的观众真不少,那里没有座位,站着久了,脚也酸了。他们从自家搬来了椅子或凳子,看到老人站着,也很热心地让座;小孩子不够高,也会搬只小椅子给小孩子垫脚,戏一出接着一出,越来越精彩!这是免费,那些戏是祝贺大家新年快乐的,安排了很多出。那里还有很多的小卖部,卖一些冰糖葫芦,还卷着些白色的糖,很好吃!,还有很多好吃的……。小玩意也很多,那些闪闪发光的球,很漂亮,还有很多很多……。人们沉浸在欢笑中,笑声笼罩着两英镇。
这是潮州的新年,过年为的就是喜庆、热闹的。
春节到了,人人都穿得崭新漂亮。家家户户打扫的干干净净,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。门上贴着鲜艳的金字春联,挂上一串串红灯笼。小孩子欢天喜地放花炮,真热闹呀!
过春节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“春联”呢!今年的春联是我和爸爸负责的,妈妈拿出了几幅对联,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横批:家和万事兴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只剩下几个“福”字了。妈妈说:“慧慧,你把这几个“福”字贴在客厅的几个门上吧!”我爽快的答应了。可是当我看见上面的.福字是倒着的时候,我连忙问妈妈:“妈妈你是不是买错了!”妈妈把春联拿起来一看说: “慧慧,你来说说倒福是什么意思。”我说:“倒福。”我恍然大悟原来是“福”到了。妈妈说:“春联都是吉祥话,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心想事成。”
十二点钟声敲响了,瞧,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。我跑出去一看,外面简直是火树银花,格外绚丽。有的像“仙女撒花”,有的像“大红花”,有的像 “满天繁星”,有的像“龙飞凤舞”……多么像一个“空中花园”我迫不及待的拿出烟花也放了起来真是太美了!
大年初一的早晨,人们都起得很早,我也起得很早。便去给爸爸妈妈拜年,要知道拜年可是有压岁钱的哦!我迫不及待的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给爸爸妈妈拜年:“祝爸爸妈妈春节快了,恭喜发财红包拿来!”但是爸爸妈妈没有一个人理我,我失望极了,难道我的压岁钱泡汤了吗,我拿起外套正准备穿时,看见兜里有点鼓一摸,原来有两张红包,我高兴地向一只小鸟似的在屋子里飞来飞去,原来爸爸妈妈早有准备。
春节真热闹啊!
前几天,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本书,书的名字叫作《我们的节日》。
《我们的节日》是一本知识面很广的书,因为它能使我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古老的习俗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,它们分别是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。但最重要的就是春节,因为春节是我国最隆重,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。在古代的春节,人们会贴年画和窗花、放烟花爆竹、向亲朋好友拜贺新年等等各种各样的习俗。而现代的春节更是热闹非凡。
就拿今年的春节来说吧,今年春节十分红火,人们都拿着手中五彩缤纷的烟花,家家户户灯光交错,和街上的灯光交融在一起照射在整个杭州城中,五光十色,十分耀眼。除夕12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,整个杭州城被烟花爆竹声淹没了
既然春节这么热闹,那它的传说一定神奇吧:相传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。它凶猛无比,每到严冬腊月,年就会来吞食牲畜,伤害人命,弄得大家都惶惶不安。后来人们发现年非常害怕见到红色和火光,还害怕听到炸响。有一次年又来了。人们就不停地敲锣打鼓、点燃爆竹、燃起火堆。年吓得跑进了荒山野岭,再也不敢出来了。从此,每年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爆竹,并守更待岁到天明。
大家都知道,春节要吃饺子,那么吃饺子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?传说,有一位皇帝,吃饭特别挑剔,一日三餐都不能同样。有一次,快过年了,皇帝对御厨说:今年的年夜饭,要是没有新花样,我可饶不了你们!厨师们绞尽了脑汁,还是没有好主意。后来有一位厨师用一些蔬菜、肉和白面包成了粉角(就是现在的饺子)。皇帝吃后,说:我看这食品是在年三十晚上,新年和旧年交替的时候吃的,还是叫它交子吧。后来演变成饺子。
春节的时候,很多家庭在门上倒贴福字,你知道福字的由来吗?据传,在清代的恭亲王府,有一年的春节前夕,管家为了让主人欢心,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,吩咐仆人贴在王府的大门上。可有一个仆人不识字,竟将福倒贴在门上,这时恭亲王走过来,看见倒贴的福字,非常生气,要重罚那个家奴,管家害怕株急忙解释道:福倒了即是福到了,这是大吉大利啊!恭亲王转怒为喜。这件事流传到民间,后来人们故意把福字倒过来贴,好图个吉利。
《 我们的节日》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丰富有趣的知识,真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教课书。
“噼里啪啦,噼里啪啦……”在一阵阵爆竹声中,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——春节。每到这时,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王安石的《元日》: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春节里,家里到处喜气洋洋,热热闹闹。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,四处飞溅,我也想把“祝福”送给千家万户。于是晚饭过后,我和爸爸带着各种各样的鞭炮来到楼下,准备大干一场。爸爸一手拿着打火机,一手拎着鞭炮,半蹲着身子,小心翼翼而又熟练地点燃了鞭炮,然后轻轻往外一拋。我真没想到,小小的鞕炮竟有着这么強大的威力,第一声就把我吓得目瞪口呆,我双手紧捂着耳朵,还时不时地向后退,双眼却望着鞭炮飞行的轨迹,我的样子像时刻做好逃命的准备。爸爸见了,笑得前俯后仰:“你也太胆小了吧!哈哈哈……”
我们不仅要放鞭炮,还要贴福字。这个福字还要倒过来贴,因为“福倒了”就是“福到了”的意思。晚上,妈妈还喊我们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晩会,婀娜多姿的舞蹈,优美动听的歌声,惊心动魄的杂技,有趣幽默的小品……令人捧腹大笑,痴迷陶醉。
春节真是热闹,充满了无限的快乐,希望天天都能过春节!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