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家的春节的作文5篇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,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、中学作文、大学作文(论文)。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7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“春节里的小当家”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,我们家要大扫除了!一大早我就早早地起来了,妈妈正忙着准备抹布,马上就要开始大扫除了!我让妈妈给我一块抹布,我也要参加劳动!妈妈让我擦空调,我立刻做了起来,“春节里的小当家”作文450字。我先用盆接了一盆水,好重呀!妈妈只好上前帮了我一把,好不容易“搬”到客厅,地上洒的全是水。
接下来我把抹布放在水里泡了一会,再向水里加了一些洗涤剂。准备就绪,马上开工。我用抹布把空调从上到下抹了一遍,接着我把抹布洗了洗,然后我向抹布上撒了些洗涤剂,在空调上又抹了一次,空调上出现了好多泡沫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泡泡,为了让泡泡不向下坠,我赶快把抹布洗干净,拧干,又把空调抹了一遍,啊!终于打扫干净了。我觉得好累,用手抹了一下头上的汗,突然我发现手上全都是水,呵呵!再看看盆里的水已经黑乎乎的了。任务完成后,妈妈告诉我:这次大扫除也叫“扫尘”,无论是平穷还是富裕,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,箱笼橱柜,墙角床底也要除去一年尘垢,这就是“扫尘”。哦!我恍然大悟。这次大扫除让我知道了什么叫“扫尘”,也让我做了一次“春节里的小当家”。
每年春节前我爸爸总要打算带着咱们齐家归东北爷爷家功春节。
记得上一年级时,我们回爷爷家过春节,爸爸对我说:“你应当和爷爷学学咱家过年(春节)的大事”。开端我很奇异,春节不就是放鞭炮、吃饺子、焚篝火,还有什么大事要学呢?
大年三十下战书,吃完晚饭;爸爸和老叔到家族面的前辈野往拜年了,尔跟爷爷、奶奶、妈妈、婶婶在家,爷爷拿去一节高粱杆,从两头将高粱杆劈开,又拿来十二颗大小雷同并且很丰满的黄豆粒;爷爷将十二颗黄豆粒一个一个的排在劈启的一半高粱杆中,之后抬上另一半高粱杆,并用线认当真实地将高粱杆捆佳;将捆恶的高粱杆置到了盛谦水的水缸中。
我好奇地答爷爷用它干什么?爷爷说:“十二颗黄豆粒代表一年十二个月,等到深夜吃完饺子,从水缸中将高粱杆捞出来看看黄豆粒的外形,能够猜测来年哪一个月雨多,哪一个月雨多;也就晓得了来年庄稼的收获好坏。”当初我还明白地记得爷爷这忠诚的样子;直到昨天我也始终以为这是我家每年过年的一件大事。
我过后十分美奇,就守在水缸旁边,一会儿返水缸里看一下,一会儿催奶奶赶紧煮饺子,赖不轻易等到全家吃完年夜饺子,就催爷爷捞高粱杆,爷爷细心地看望表,之后微微地将高粱杆捞没,缓缓地将线绳结开,掰开高粱杆,漏出了十二颗黄豆粒。瞅着大小各不相共的黄豆粒我觉得很神奇,爷爷的脸上也堆满了笑颜。
支出
压岁:20xx元
长辈礼物:1600元
过年衣物:4000元
其他:1950元
总支出:9550元
爸爸妈妈总收入:3000元x2=6000元
9550-6000=3550元 负:3550元
看了上面的账单,我的感想是:妈呀!!!!春节=“春劫”呀!爸爸妈妈平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工资,过年时不知不觉地就都用光了,“问君能有几春节,花钱恰似一江春水江东流。”每天我还在睡梦中时,爸妈就已经辛辛苦苦地去上班了,晚上回来已是精疲力竭了,可是工资并不高。
我们小孩子盼不得能有一年几个春节,春节能吃好、玩好、住好,可是有谁替爸爸妈妈们考虑到春节的花费账单?
其实有很多钱大可以不必花,放烟花的钱就可以免去,压岁钱可以压缩一点,只要略表节日气氛就可。大人们少抽一包中华香烟,就可免去好多钱……
为了相互攀比,有钱的人花更多,没钱的也只有“打肿脸冲胖子”。可是人们为何不算一算,如果每人只要节约10元,那全国13亿人口:1300000000X10=13000000000元。这是一个巨大的歀数啊!可是,中国人自以为这样做是自尊心强,可自尊心前一步是虚荣心呀!
有一句歌词说得好:“爱惜资源我光荣,铺张浪费你可耻,摆张摆阔图虚名,勤俭节约传家宝。”我要好好学习,孝顺父母。让父母少流汗,让银发跑不到父母头上,节约每一分钱。以前我也很浪费钱,我感到很惭愧!
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从小事做起,节约每一分钱,不需要买的东西坚决不买,把浮华的记忆带走,把美的心灵留下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!让父母们觉得:他们花的每一分,每一角钱都值得!
又是一年寒假时,临近年末,踏着故乡的小路,一步一步朝着出发的地方走去。拐过几个熟悉的路口,停下脚步,门口的“报年红”又红了一番,在风中招展,向我挥手点头。花枝下,狗儿慵懒地躺着,晒着太阳,偶闻远处有动静便朝着天空吠几声,惹得枝头上的鸟儿叽叽喳喳,似乎在抱怨这狗儿打破了属于它们天空的宁静。不一会儿,便又在树枝间跳来蹦去,扑打着斜射下来的阳光,去了又回……
闭上双眼,只身在外的孤寂与辛酸全部化为云烟,散在风中,落入土里;睁开双眼,双鬓斑白的父母早已湿了眼眶,立在门口,家——我又回来了!
今年的家并没有在母亲的清洗下变得焕然一新,新挂的照片掩饰不了发黄的墙壁,家具也暴露年龄,靠在墙边,与墙一起构成一幅老画,几许沧桑,躺在阳光下,静静地……
晚上,饱吃一餐之后,快速洗完澡便躺在母亲铺好的床上,暖暖的晚饭,暖暖的床,暖暖的父亲母亲的双手,暖暖的泪水也跟着流淌,在暖暖的笑容里。
一天,两天,三天……很快就到了除夕,二十九下午,吃过晚饭,大家开始忙碌起来,趁着有阳光,我给狗儿洗了个香喷喷的“过年澡”,它高兴得上串下跳,在阳光底下,抖落棕褐色毛发上的水珠,间接给我也洗了个“喷洒浴”,直到我脸上、身上都湿了个遍它才罢休。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有福同享”吧,毕竟,我是它最亲近的伙伴,或者可以说是亲人。待我梳洗毕出来,狗儿早已躺在阳光底下,呼噜呼噜地睡着。午后的阳光显得更加温暖,照在池塘,一闪一闪,闪进了千家万户,闪进了每个人的心中……
到了贴春联的时间,像往年一样,由我和父亲联手完成。我负责区分上下联,父亲负责贴,随着一张张旧春联被撕下,灰尘也随着落地,就好像在告别过去的一年,好的、坏的,愉快的、悲伤的都已经尘埃落定。一张张新春联高高挂在墙上,红底金字,合着阳光,闪得发亮。再见!旧年。新年,你好!
厨房里,母亲忙得手忙脚乱,炒的蒸的烤的炸的都有,姐姐在一旁听从指挥,“盐—水—酱油—”使姐姐充当着“小二”的角色,辅助“大厨”准备年夜饭。另外,弟弟当上了“信使”,踩着脚踏车到各亲戚家派送红包。只剩下空空的客厅里电视机独自播着《春晚》的准备进程,喜庆的音乐声传到了屋里的每个角落,慢慢荡开,在天地间回响。鞭炮声一响,一年最喜悦的时候到了,《春节》——团圆的节日。
傍晚,忙碌过后一家人围着坐了下来,很明显,今年的饭菜比近几年显得清淡了些,不过该有的也还是有,只是少了几样“奢侈“的菜式。其实我们都清楚,这几年父亲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上学越来越艰辛,本来逐渐宽裕的家庭这几年倒显没声色。看着父亲脸上的皱纹和母亲粗糙的双手,我们也感到心疼,为之难过。父亲似乎有些歉疚感,想说什么,又停住了,最后挤出一句“够吗?”,姐姐说今年想减肥,不大爱吃肉。弟弟立马夹了茄子,哈哈笑着说:“我最爱吃茄子!”而我,像往常一样,带着不屑的表情,说:“我只喜欢吃零食。”各有各的`说辞,却来自于同一出发点,不想让父亲心里难受。是呀!比起许多贫穷的家庭,我们算很幸福很幸运的了,吃得饱,穿得暖,有钱上学,这就够了!一餐下来,我们吃得比往年更有饱足感,不挑三拣四,不浪费,津津有味地享受这顿“盛宴”。其实,不在形式,久别的“有家的味道”的菜已足够我们回味好久好久。
这一天晚上,我们拍了家里第一张全家福,六张笑脸,六个笑容,六颗跳动的心,紧紧相连,在今年春节的家!
我想那天晚上敏感有如小草般的母亲有偷偷哭过,而一直像大山一样的父亲或许也有红了双眶。小时候,我们说过:“长大以后,我们会懂事,会变成像父母一样的大山,让他们依靠。”现在,我长大了!
我就是那门口枝头上的鸟儿,沉醉在宁静的天地间,去了又回,始终离不开有阳光味道的家。喜欢家门口的屡屡风,喜欢树叶敲击的沙沙声,还有阳光里,树枝下拥抱着的我们和那只老狗的影子,即使看不见表情,我依旧能感受到那心跳的声音和心间的阵阵喜悦。
父母如山,家是伟岸。我的小船注定要漂向海洋,离开家乡;父母如山,家是伟岸。我的小船终有一天得靠岸,回到家乡;父母如山,家是伟岸。我的小船迎着山,拍着浪,向着岸……
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春节,是高一时在外公家里过的。
对于好奇心极强的我来说,到外公家过春节,可以说是我期待已久的了。我心里早早地便憧憬起乡村的春节是个怎样的模样来。
尽管如此,乡村的春节还是让我感到十分的新奇。且不说置办年货时的人潮涌动,且不说糖瓜祭灶时的炊烟缭绕,更不说熬粥烙饼时的香气四溢,单说年三十贴那火红的平安符就极为有趣。小表弟小猴子般窜上窜下,凭借娴熟的“壁虎神功”,将平安符贴到了窗户高处,就连鸡栏以及土胚砌成的猪圈、羊圈也都贴上了金光闪闪的大字——六畜兴旺。我也兴致大发,抹了一手糨糊,想将“出门见喜”贴到院门外的梧桐树上,可由于手上黏,刚贴上的平安符就又被手粘下来,好一会儿也贴不住,舅妈见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,过来帮助才算完成了任务。一会儿,我又瞄上了那已被剪成两半的特大平安符,这该怎么贴呢?还是舅舅有办法。哦,原来是两扇大门一边一半,中间一合便是完整的“平安”二字。贴在小院各处的平安符像是缀在白绢上的红花,显得格外耀眼,就连雪花贴近它时仿佛也会被鄢抹热烈的红融化掉。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不正是它的真实写照么?
白天忙乎了一天,眼见天色暗了下来,也到了吃年夜晚饭的时间。饺子下锅了,外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墟地围坐在了一起。跟我平日里的餐桌上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精制美食不同,这里摆上饭桌的是翻腾着热气的猪肘子,孩子们一哄而上,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,不一会儿猪肘子便被瓜分干净,我打量着埋头苦吃的小表弟,艳羡他吃嘛嘛香的好胃口。
“啪——啪——”五彩绚丽的烟花点亮了墨一般黑的夜空,时而隐现出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。
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,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……
除夕之夜并不漫长,火红的爆竹“噼噼啪啪”地掀开新的一天。 年初一的早上,我就是被爆竹声震醒的,端起热腾腾的饺子,哎,怎么还和除夕夜一样是素馅的呢?我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,外公笑着说,素馅饺子代表健康长寿,初一时吃的饺子一定要是除夕时没煮完剩下的,取吉庆有余之意,并且除夕和初一吃的饺子必是素馅,取来年平安,素素净净之意。饺子里往往还要包上糖果、钢镚儿、金如意、糖、花生、枣和栗子等。按民间的说法是,吃到如意、吃到糖的人,来年的日子更甜美,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,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……
听着有趣的民俗,感受别样的气氛,让我回想起自己以往所过的十几个春节来,节前穿梭于专卖店购置高档物品,节时一家三口寂寞地围坐在餐馆的山珍海味旁,象征性地给亲友发个短信,打个电话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时,似乎也冲淡了春节的传统习俗;时尚的潮流涌人城市,冲淡的是浓烈的年味儿。
今年春节临近,我又回忆起那年在外公家过的春节了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