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语文教案

时间:2025-07-18 20:13:14
【精品】语文教案三篇

【精品】语文教案三篇
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语文教案 篇1

教学目的:

一、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。

二、领会故事情节曲折,富于戏剧性,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:

三、掌握对偶、排比等修辞方法。

四、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,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
教学重点:

目的一、二、三。

教学方法:

自读、讲析、问答、练习。

教学时数:3课时

第一教时

一、导言

前面我们学习了陕北民歌《回延安》这首新诗,今天,我们学习一首古代北朝民歌《》。(板书)

1、题解:

《》又叫《木兰辞》,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《乐府诗集》,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。

2、看阅读提示了解主题。

3、从内容看,这是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叙事诗。故事情节曲折,富有戏剧性。叙述详略得当。

二、听录音,学生自读

三、正音:

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bàng

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

四、理解课文内容

1、提问:这首诗叙述了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?

2、按情节的内容发展出征、打仗、还乡可分几段

语文教案 篇2

教学目标:

1、利用词语组块,读准“猴儿、对峙”等词语,借助图片理解“房檩”等词语。

2、围绕作者对百泉村的“爱”,紧扣萌发作者“爱”的词句,凭靠各种阅读策略走近并走进作者的“爱”之表情达意,感受作者有魅力的语言。

3、读通、读懂课文,在形式多样的读中欣赏百泉村的独特美。

4、通过观察,初步了解本文的独特写法。

教学重点:

围绕作者对百泉村的“爱”,紧扣萌发作者“爱”的词句,感受作者有魅力的语言。

教学难点:

凭靠各种阅读策略走近并走进作者的“爱”之表情达意。

教学流程:

一、直接入题,理清文路

1、齐读课题。

2、解(四章)。板书:山泉村家

二、整体感知,触摸文意

1、初读课文。

①(课件)百泉村的山、泉、村、家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?请同学们快速扫读课文,捕捉你所需要的信息。

②学生读书、思考。

2、学习词句。

(课件)第一组:山影儿花瓣儿一色儿几声儿拐棒儿桶底儿猴儿

①开火车读。

②齐读。

(课件)第二组:山高谷狭对峙屏障山涧衣襟流淌灿然

①小老师带读。

(课件)走进我家的院子,你会看到坐北朝南的一排新房,房檩、房柱都是一色儿新的,散发着树脂的香味。阳光照在窗棂、门楣和玻璃上,白得耀眼。

①指名读。

②出示相关图片理解房檩、窗棂、门楣。

3、分别交流山、泉、村、家给人的印象。

三、多种策略,体悟文情

1、引文情。

①板书:爱。

②四小组分别读四句话。

(课件)我想,你会爱我们的山的。

我想,你会爱我们这山中的泉的。

我想,你会爱我们这小小山村的。

不用问,你也会爱我们的家的。

2、详品“爱山”。

①(课件)到底是怎样的山让作者如此热爱?请关注第一章,找找句子,读读句子,说说理由。

②学生自由读、找。

③交流。

重点句交流:(课件)你看这四周的群山,你会发现,南山像一把怒刺云霄的剑,北山像猴儿捧着蜜桃,东山像两座驼峰,西山像雄鹰展翅。

④(课件)配乐朗读。

你爱我们这里的山吗?

你看这四周的群山,

南山像一把怒刺云霄的剑,

北山像猴儿捧着蜜桃,

东山像两座驼峰,

西山像雄鹰展翅。

这儿,山高谷狭,

阳光和月光,

常把山影儿描画在对峙的山峰上。

走在这峡谷道上,

青蓝的'天,像一条带子;

两面的高山,像碧绿的屏障。

这儿的每一座山,

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。

我想,你会爱我们的山的。

3、次略品“爱泉”。

①默读第二章,找找作者爱泉的原因。

②学生读、找。

③交流。

重点句交流:(课件)这儿山崖的石缝里,有涓涓的细流;山脚的深潭里,有暖暖的泉水;泉边,即使是在冬天,也长着青青的小草。

4、次详品“爱村”。

①圈找贴切动词。

②交流。

③(课件)

选词填空。

别铺垒盖贴砌
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路面是用石头()的,房屋是用石头()的,围墙是用石头()的,猪窝、鸡舍也是用石头()的。
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像一颗珍珠,()在大山的衣襟上。

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,家家户户像()在半山腰上,一层房子一层楼。

A指名填空说理由。

B背诵积累。

5、略品“爱家”。

①直接抓住这里的家的特点说说爱家的理由。

②交流。

6、回顾板书,用红粉笔画爱心。

四、发现写法,熏陶渗透

1、浏览课文,找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与众不同之处。

2、交流。

五、课外拓展,缘分延续

语文教案 篇3

教材简析

从外形特征、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了我们的国宝——可爱的大熊猫。文章重点突出,形象鲜明,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和一定要保护大熊猫的主张。

设计理念

属于略读课文,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要让学生带着问题,充分自主阅读,开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,让学生在自读、自悟,合作、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。

教学目标

1.了解大熊猫的习性、特点,懂得爱护大熊猫及其他动物,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。

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3.认识本课9个生字。

教学时间

1课时。

教学准备

大熊猫挂图,识字卡片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谈话导入

(出示图片)你们认识这只可爱的动物吗?今天,动物园的熊猫馆要对游人开放了,想去看看吗?

二、初读课文

1.自由读课文,圈画生字,把课文读通顺。

2.同桌两人互读课文,纠正字音,把课文读流利。

3.指名分自然段读文,集体正音,感受大熊猫的可爱。

三、感悟课文

1.再自由读文,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大熊猫?

2.让学生回答上面问题,教师相机:是从外形、习性两方面介绍了可爱的大熊猫。

3.学习写外形这部分。

(1)指名读一读,想一想:你觉得大熊猫哪儿最可爱?

(2)学生自由发言,说出大熊猫的可爱之处,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。

4.学习生活习性这部分。

(1)自由读一读,想一想: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一样?

(2)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。

(3)你除了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叶、竹笋以外,还了解大熊猫的哪些习性?还知道关于大熊猫的什么知识?学生畅所欲言讲一讲。

四、赛读课文

1.课文这几个自然段,你最有信心读好哪一段?或最有把握读好哪几句话?(在赛读过程中,生生、师生互相评议。)

2.相机指法。

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词语,读出大熊猫独特的外形和懒洋洋又讨人喜爱的样子,配上动作声情并茂地读。

(1)读第2自然段时,要突出表现大熊猫样子特点的词,比如“胖、短、光滑、黑的、白的、圆圆的、毛茸茸的”等词,要读得稍重一些。

(2)读大熊猫睡觉的句子“呼呼大睡”和“又呼呼地睡了”时,要注意语气的变化,表达出大熊猫又懒又讨人喜欢的样子。

3.大家读得真精彩。现在同学们不要看书,看看教师带来的图片,说说大熊猫哪里可爱?

4.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五、复述课文

1.熊猫馆需要招聘一位解说员,请大家赶快准备吧!

2.小组内介绍、交流。

3.各小组选派代表参加解说竞赛。

六、识记生字

1.卡片出示生字,开火车读。

2.同桌互读、互考。

七、积累拓展

1.阅读《小学语文阅读资源(注音版)》中《两只小狮子》。

2.让学生课后收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。

《【精品】语文教案三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